人民币人物“原型”探源


巨人收藏网 2018-11-14 15:40:21 浏览量:0

                                 

                                                          人民币人物图案素描稿

  年初,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探望了著名美术家、人民币设计专家侯一民、邓澍夫妇和周令钊、陈若菊夫妇。交谈中就一些媒体称某张人民币人像的“原型”就是某某的问题,再次向专家请教。侯一民等人断然回答:这件事百分之百的毫无根据。我们是人民币人像的创作者,设计时考虑很全面,原则是人物要体现一个民族的特征,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画像。 
  人民币设计是长期、复杂、艰辛的工程,并不是简单地画几个人物。人民币设计时从票面主题确立,到主景人物、风景选择,都是经过中国人民银行的反复论证而确定。整个票面的结构、色彩的确立、特色的体现、各种要素的和谐,则经银行内外专家的多次设计、修改。设计稿要上报国务院讨论并提出意见,银行方面修改、再上报,最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审查、批复。这个过程,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 
  设计第四套人民币时,哪个民族上票面都是经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称自己就是某票面上的某人之说显然太过简单,况且贰角券上为布依族、朝鲜族而非某消息中所言的土家族。 
  人民币的设计者都是享誉国内外的专家,他们的创作是严谨的、高水准的。设计第三、四套人民币时,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一个专家组。罗工柳负责人民币设计的思想主题、正背面主图景的选择、票面框架结构等。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创作过《地道战》、《整风报告》、《玉碑》等著名油画作品;侯一民、邓澍夫妇是主图景的设计者,创作过16个票面上的人物、风景共20幅。侯先生曾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副院长,徐悲鸿大师的高足,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杰出代表;邓先生在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6年,极具艺术天分的她创作过大量的油画精品。周令钊、陈若菊夫妇负责票面总体布局的绘制,装饰风格的确立,图案、花纹的选择与绘画。周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是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毛泽东画像的创作者,参与过国徽、共青团和少先队队旗的设计;陈先生是原中央工艺美院的教授,人民币的十余幅票面上的经典、吉祥、喜庆的民族图案与元素,都源自于她和同仁们的创作。 
  当我们提到有人与票面上的肖像自动挂钩时,侯一民先生肯定地回答:“人民币上所有的人物都是我们的创作,在了解了每个民族的基本气息后,进行综合、提炼、创作出来的。”“如果说有人长得像钞票上的人物这有可能,因为我们综合了这个民族人物的气质和五官特征创作的,人民币上的人物绝不是张三也不是李四。” 
  人民币设计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搜集素材仅是创作前的准备工作,不是画过谁票面上就是谁。七十年代末,中国人民银行让专家们到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采风。陈若菊先生回忆说:“我们发现哪个人物形象好或者服饰好就拍照,或者当场勾画。有的人特别是一些女孩儿不好意思,我们就说:咱们一起照个像可以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素材。”之后,侯一民又到内蒙、阿坝、红原等地搜集素材。他说“我们先后走了一万多里路,耗时三年才画出来的”。可以断定,这期间被他们照过相、画过速写的人物众多。侯府中有采风时所画的炭笔、彩色的速写、油画作品几十幅、人民币素材稿若干张;北京印钞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乃至中国人民银行的档案室中保存着专家们创作、设计的多幅草图、素描稿、彩色稿、上报稿以及相关文件。人民币的设计与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需要积累素材、寻找感觉。照一张像、画一幅速写,仅是画家搜集素材的方式而已。 
  在设计第四套人民币50元券上的农妇形象时,邓先生扎上白毛巾坐在那里,侯先生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一笔一笔地画速写。据他们回忆,在设计第三套人民币一角券时,邓先生也曾做过模特。邓先生根本不可能认为票面上的农妇就是自己,因为画模特只是他们创作中的手段。 
  人民币的票面是凝聚着才华和智慧的艺术精品,“票面上的人就是我”这一说法不成立。侯一民、邓澍回忆道:我们俩画这些票面的人物就是根据毛主席的“六亿神州尽舜尧”。是把他们作为舜尧来表现的,所以赋予他们一种主人的精神状态,体现出健康的美。在设想每一个人物是一种什么气质的时候就要细致了,高山的民族气息中就带点粗犷。傣族中的汉傣和水傣,就像石头和水似的,一个硬一个柔。所以每个民族的形象里面都有很细微的东西。侯先生说:我们的合作是“混合双打”。好处是把人物形象岔开,保留一点另外的感觉。邓澍说:构图必须是他画,因为要跟票面相结合,我画完他再改,改完以后我再画、他再改。多年的艺术积淀与采风、寻访融会贯通,才使他们笔下的民族人物形象准确、性格鲜明、气韵生动、惟妙惟肖。如果票面上就是张三李四,何以要几位大师行路万里,几年间持续的创作、修改? 
  新版人民币设计有着严格的保密要求,“照相时就知道要上人民币”的说法不靠谱。新版人民币设计与研制是国家机密,直到新币发行面世时方能解密。接触此项工作的人员要签订“保密保证书”,违者要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探究“原型”问题,是想正本清源,避免以讹传讹。关注人民币当关注货币文化、关注其承载的历史、人文与科技,关注其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而不是其他。

 

                                                                                   (来源:中国印钞造币报 作者:朱继红)

标签: